为进一步提升卓越医师班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学相长,加强师生交流,临床医学院于5月6日在会议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卓越医师班师生座谈会。西安医学院副校长、临床医学专业负责人李雪萍,临床医学院院长严喜章,副院长杨蕙宇,校级督导组副组长严琴琴,教师代表及2022、2023、2024级卓越医师班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围绕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临床医学院卓越医师班师生座谈会
会上,学生代表积极发言,普遍希望课程内容更加贴近临床实际,建议在理论授课中融入更多临床案例与学科前沿知识,以提升学习的应用性与深度。同时,不少学生指出理论课与实验或实践课排课不同步,影响整体学习效果。对于“早临床”环节,学生反映临床接触机会不足,期待增加实际观察和操作机会。课程结构方面,学生希望能调整考试课、考查课的比例,优化整体学习节奏。在选修课方面,学生普遍希望增加选修课数量和多样性,并取消对选修课的专业限制,提高选课自由度。生活与学习环境方面,学生提出路灯照明不足、宿舍供电不稳定、北校门高峰时的拥堵等问题,希望得到改善。PBL课程方面,有学生反映频次偏高、节奏紧张,建议合理调整课程安排。
教师代表对学生提出的意见给予积极回应,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自我要求的高标准。多位教师指出当前部分课程由选修转为考查后,学生负担有所增加,建议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课程压力。思政课程教师提出应加强实践内容设置,并探索与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合方式,以增强课程吸引力和实效性。临床教学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在PBL课程中的表现,认为应继续强化课程内容,并结合学生反馈对课程频次和组织方式加以优化。

授课教师针对学生提问答疑
副校长李雪萍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卓越医师班的学生对学习标准有更高的追求,期待课程中能不断融入前沿医学进展。针对学生的建议,她提出三点改进要求:一是学院要将学生的意见系统整理,并指定医学专业教师负责卓越班的教学管理;二是《临床技能学》课程应合理安排,与理论课程紧密衔接,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定期增加教学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选修课应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不设专业限制,真正体现教育的自主性与多样性。关于“早临床”,李校长强调重在临床环境体验,对“早临床”内容要进一步细化,实现“早临床”的教学目标达成。

李校长讲话
本次座谈会内容丰富、交流深入,为学院进一步优化卓越医师班的教学管理和培养模式提供了宝贵建议。学院将持续跟进学生反馈,落实改进措施,推动卓越医师培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图:刘瑞 文: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