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动态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临床学子“返家乡” || 实干笃行出真知,振奋芳华正当时(三)

作者:李奕潇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3-18   浏览:


 

西医临床学子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积极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家乡建设发展,在公益服务、乡村振兴、兼职锻炼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接下来,一起聆听他们返乡实践的故事吧!

 

临本2167班张钰晨

实践时间:2024年1月22日—2024年2月9日

实践地点:乌鲁木齐市温泉社区

实践岗位: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七纺街道温泉社区志愿服务人员

实践情况:寒假期间我参加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红领巾小课堂,向社区内小学及学龄前儿童开展手势舞教学、窗花剪纸教学、医学知识科普等活动。课堂上,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志愿者们为孩子们营造出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在学习、阅读、看电影、玩游戏中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实践心得: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点亮未成年人假期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扩展孩子们的知识储备,营造温暖和谐的氛围。在本次实践中,也增强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孩子们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学习中成长。“红领巾小课堂”不仅为家长解决了假期“带娃难”的问题,更给返乡大学生们搭建起了贡献才智、锻炼实践、服务社会的平台。我希望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给小朋友们传授知识和技能,也希望自己能够提升自我,让假期更有意义,不断充实自己,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巧剪窗花,共赏童心      

 

缤纷课堂,手舞心灵

 

临本2384班张梓恒

实践时间:2024年1月22日—2024年2月5日

实践地点:西安市红会医院

实践岗位:西安市红会医院病理科

实践情况:“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有幸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病理科参加实践,我协助科室技术组老师们整理材料,对每天的样本进行排序和整理;协助科室医师组老师修改打印报告。在病理科的近三周时间里,我了解了病理科的相关工作,我看到老师们认真取材,严谨的制作标本的过程,再到放大镜下观察标本,最后完成详细专业的报告。对于样本的大小、数量都有严格的要求。

实践心得:通过社会实践,我认识到学医的道路漫长,要不断努力、步履不停、继续攀登,同时也为我的大学生活坚定了方向。

 

 

 

认真整理样本

 

 

临卓2311班王宣皓

实践时间:2024年1月26日—2024年2月6日

实践地点:西安市咸阳机场

实践岗位:西安市咸阳机场地勤工作

实践情况: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主要的工作是在自助取票机前为旅客们提供辅助服务。在这十天里,我遇见许许多多旅客,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对母子,他们对自助取票一知半解,我帮助他们读取身份证,推荐选定座位,最终取票查验等等。

实践心得: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与旅客的交流中,我还深切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有时候,旅客会因航班延误、行李丢失等原因而焦虑不安,但在我们耐心细致的帮助下,他们逐渐恢复了平静。此外,这次志愿服务还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机场是一个繁忙的地方,我们需要与其他志愿者、机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才能确保旅客顺利出行。在工作中,我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够继续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做出更多的贡献,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美好。

 

 

热心帮助机场旅客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西医临床学子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心向蓝天,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在这个冬日,同学们将爱心化作暖阳,消解了人们内心的寒冷。大家在返家乡社会实践中满载而归,收获了成长,更温暖了社会。

青春不设限,返乡正当时

一批又一批临床学子

将继续迈着坚实的步伐

秉承着炙热而真诚的态度

投身于家乡建设的火热征程中

用自己的青春

谱写新时代奋斗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