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动态 > 团学资讯 > 正文

“新时代·新经典”青年领读计划 (二) ||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

作者:临床医学院   来源:临床医学院      发布日期:2024-09-07   浏览:

IMG_256

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引导青年大学生做有骨气、有才气、有锐气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临床医学院近期组织开展“新时代 · 新经典”青年领读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能力水平。

本期,我们将重温《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第五篇:习总书记给我们北舞“福州班”送来电视机。

内容梗概

1993年年初,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积极倡导之下,福州市毅然做出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决定——委托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开办一个学制长达四年的“民间舞专业福州定向班”。

“福州班”成立后,面向全国各地招生,并邀请北舞附中的老师过来选拔学员。“福州班”课程设置充实紧凑,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方式有所创新,老师尽心尽力,为福州的文化艺术发展贡献巨大力量。

习近平同志进行座谈

习近平同志非常关心学员们的学习与生活状况,19947月,习近平同志利用在北京出差的机会与“福州班”学员座谈,并且在座谈会派人送来一台电视机和录像机,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福州班”学员毕业后纷纷投入福州的文艺事业中,至现在已奋斗二十余年,对福州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时光荏苒,如今,这批学员中大多数人都已深深扎根福州这片土地。他们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不懈的努力,成为福州文艺事业的中坚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福州的文艺繁荣添砖加瓦。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通过“福州班”的形式为福州的文化文艺事业培养了一支生力军,极具创新意义。

龙炀炀同学分享感悟

同学们认真聆听

领读者感悟

通过这本书,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理念,以及他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字里行间寄托着对青年朋友们的关怀与期盼。

那些大学生朋友们的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心中的夜空。他们有的在科研领域默默耕耘,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创新的篇章;有的在乡村支教,用爱心和耐心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灯;还有的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积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此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还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但只有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这本书,习近平总书记那种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和精神让我深深折服,也鼓励着我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青年人也要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