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专题活动 > 正文

浅谈精准扶贫的创新价值

作者:临床医学院管理员   来源:临床医学院      发布日期:2019-05-20   浏览:

贫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难题。摆脱贫困后过上幸福生活是全人类共同享有的美好憧憬。而如何逐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减轻贫困程度,最终达到消除贫困,实现反贫困的终极目标,是全人类共同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议题,是党和国家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治理贫困事业的重大转型,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研究精准扶贫政策的创新价值,探索推进扶贫事业发展基本原则和实现路径,有利于准确理解政策核心精髓,把握政策实施走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扶贫政策。

一、精准扶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创新发展

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之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时代是思想之母,任何思想上的变革都来源于时代的呼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而对于深度贫困人口的扶贫,需要支出更加高昂的成本,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创新更为有效的政策。

实践是理论之源,任何理论上的创新都来源于现实的需求。精准扶贫就是要瞄准贫困群体,聚焦贫困根源,有效区分因客观条件缺乏导致的收入型贫困,因主观能力缺乏导致的能力性贫困和因病因学因婚返贫的支出性贫困等不同致贫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扶贫,进一步切实提高脱贫攻坚确率与效率,使贫困治理政策更加具体,目标更加切合实际,措施对策更加精准。

为了保障精准扶贫能够精准到位,必须落实精准扶贫的四项机制——“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精准识别是治理贫困的前提,是找准贫根的关键步骤,核心要义是准,精准帮扶是治理贫困的核心,负责出台具体扶贫政策与措施。核心要义是实。精准管理是治理贫困的关键,负责落实监督与追踪扶贫政策,发挥实际效用的各个阶段确保扶贫工作到实处,核心要义为细。精准考核是治理贫困的保障措施,形成贫困退出和再入机制。核心要义是严。

精准扶贫四项机制贯彻了党中央对扶贫事业“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关键节点的落实,而其中核心部分是怎么扶。为此,精准扶贫政策出台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重要举措,从具体实施层面细化了“怎么扶的问题”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测的扶贫理念”

二、精准扶贫是世界反贫困理论与事业的丰富发展

贫困是困扰世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的大敌,1995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上,提出所有国家普遍存在的三大核心问题是“消除贫穷,促进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一体化”中国始终将社会民生改善作为国家和国际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期坚持实施的扶贫事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关键。中国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与政策创新使世界反贫困理论获得发展,中国新时代精准扶贫实践丰富扩展了世界反贫困事业的样态,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1、精准扶贫的靶向瞄准方式有效解决反贫困事业的基本任务

满足每人每天必须的饮食,饮水居住,健康医疗,教育等基本需求,是反贫困最基本的任务,中国的精准扶贫政策就是通过结合贫困地区自身特点,正确诊断致贫返贫根源,分析贫困人口个体差异,瞄准贫困人口个体需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我国现有完整系统的贫困治理体系基础上,以精准识别为前提,以精准帮扶为核心,以精准管理为保障,以精准考核为监督。切实将扶贫政策和措施将落实到每一户每一人,让每一个项目为民众所需,将每一分钱用到结骨眼上,使每一次扶贫行动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扶贫”“扶智”有力深化世界反贫困理论的人文内涵

贫困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内涵随着物质生活条件与时代特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贫困不单单是收入上的不足,物质上的匮乏,还表现为权力的减少,发言权的受限,乃至对社会参与的恐惧和对生活的不安感等。这会造成制度性的分配不均,不公正,危机贫困人群的基本权利保障。精准扶贫思想和政策在吸收借鉴反贫困理论与事业的发展基础之上,将应对人为贫困的对策具体化为“扶贫与扶智”相结合,通过提高贫困人口参与社会发展的机会与能力,赋权提能,从根源上铲除贫根,做到真脱贫,脱真贫。

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就是秉承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指导思想,明确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受到良好教育,广泛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教育手段彻底拔掉贫根,杜绝脱贫后再返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只有当贫困地区的人民自身具备脱贫的素质与能力,才能顺畅的将外在的扶贫转化为自身蓬勃的生机。

3、共同富裕原则升华世界反贫困理论“以人为本”思想的价值追求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中的重要环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坚持贯彻精准扶贫与打赢脱贫攻坚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升华了世界反贫困理论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人民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一切为了人民。精准扶贫就是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导向,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追求的价值引导下做出的科学决策,是努力提升人民获得感,安定感的重要措施。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一切依靠人民,脱贫致富根本上还是要依靠贫困群众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人民是社会发展的指向,精准扶贫思想是共享发展理念,领域的明确深化。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立场和共同富裕的核心价值追求,鲜明的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总之,“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依靠科学的指引,艰辛的摸索,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贫困人口的最终脱贫致富必须将外在的帮扶转化为强大的内生动力。

今天,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提升扶贫质量,以精准带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新功能,以新技术促进步;整合动员全党、全国和全社会全世界的力量,在共商共建共享得框架内,让党、国家和全社会的力量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结成命运共同体,完成从扶贫到脱贫再到致富的飞跃,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实现全社会真正的共同富裕。(临床医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张宣怡 审核人:宫飞)